至六、七日传经尽,当汗解之时,乃不得汗,反发热者,其差必迟。若小便不利,则为病在卫分,有停水也;今小便反利,则为病在荣分,有瘀血也,法当下之,宜以抵当汤。
言但身重而无少阴之欲寐,其为寒因可审,况乍有轻时,不似少阴之昼夜俱重,又兼风因可审,所以力驱其在表之风寒而无疑也。 据此观之,小心即心包络也。
此方为仲景开表逐邪发汗第一峻药也。汪琥曰:误下虚其肠胃,为热所乘,遂利不止,此非肠胃真虚证,乃胃有邪热,下通于肠而作泄也。
故按图用兵而不达变者,以卒与敌,执方治病而不察因者,未有能生人者也。卫为风入则发热,邪气因之而实,故为卫强,是卫中之邪气强也。
王肯堂曰:热实结胸,及寒实结胸,『活人书』不拘寒热,但用陷胸汤,不差者用枳方有执曰:寒以饮言,饮本寒也,又得水寒,两寒搏结而实于胸中,故谓无热证也。服五苓,饮热汤,得汗则表里俱解,是一举而两得也。
以苍术、白术俱米泔姜汁浸炒,甚至干姜、乌头,皆治湿痰。论黄连火分之病,黄连为主。